怎樣才能不生氣?


  為什麼我們會生氣?通常當我們經歷到和我們本來的期望不同的狀況時,就會生氣;還有就是:當我們受到侵犯時,不管是身體上的、語言上的或是精神上的侵犯,也會使我們生氣。以佛法的角度來說,生氣的根本原因是:對「我」的執著——想要保護「我」或者讓「我」保持在快樂的狀態;更深入一點的說,就是討厭造成自己不快樂的事物;這樣的念頭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不對,但當這種念頭變得很強烈的時候,常常會使我們做出違反常理的事情。

  生氣有什麼缺點?當我們憤怒的時候,我們是無法好好的思考的,有時會失去理智,做出犯法或傷害別人的行為。根據現代醫學研究,生氣時身體會分泌某些激素,長期來說,對我們的健康會造成損害。而且不單單是我們個人的問題,生氣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、不信任,讓別人看到我們就退避三舍。還有,生氣會損壞我們的福德,使我們的心無法平靜,生活受到負面的影響。

  怎樣才能不生氣?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立刻放下對「我」的執著和不去討厭造成自己不快樂的事物,所以佛教提供了一些能暫時對治的方法:

.正念
  正念就是察覺自己已經快要生氣或正在生氣,並且採取行動,讓自己離開現場或者把心情平緩下來。察覺自己正處於憤怒狀態,是不生氣最基本的條件;至於要採取什麼行動和如何把心靜下來,下面有幾種方法

.觀察自己的呼吸
  當我們生氣時,通常心已經是混亂的,利用觀察自己的呼吸這種禪修的方法,能使我們的心重新受理智控制。把注意力從令人心煩的事件,轉移到自己的呼吸,察覺空氣在自己的鼻端出入時的感覺;如果注意力再次回到時我們生氣的事件時,告訴自己:「現在什麼事都不重要,我要觀察自己的呼吸,把心靜下來。」再度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呼吸。在這樣與心煩事件來回拉扯數次後,心會逐漸安定在呼吸上,令人生氣的事件,也會慢慢的變得不再像剛開始那麼的令人討厭,這時憤怒已得到初步的控制。

.慈悲觀
  當我們察覺自己的憤怒之後,馬上把注意力轉移到一種已經設定好的想像——使我們生氣的人是我們的父母、兄弟姊妹、親人或者想像:使我們生氣的人正受到極大的痛苦,值得憐憫。不斷地把念頭轉移到這些想像,由於慈悲的力量與憤怒剛好是兩種對立的念頭,兩者在同一時間只會出現其中一種念頭,只要我們的想像夠深入,憤怒就能平息;這種方法需要在平時就曾經練習。對這種想像越熟悉,就越容易控制我們的怒火。

.空性和無我
  剛才有提到,生氣的根源是對「我」的執著,所以只要能減少對「我」的執著,就能減少生氣,或降低生氣的程度。這種方法也需要平時就練習,首先,在察覺自己已經生氣後,開始告訴自己:「我」只是個假象,並沒有真正的存在;一切事物也都是假象,並沒有真正的存在。而既然一切都是假象,就不需要討厭使我們生氣的事物了。這樣思考數回之後,心就會慢慢靜下來。若能減少我們對事物討厭的程度,憤怒的程度就能降低。

  這些想像雖然是想像出來的,但我們並不是在欺騙自己。佛陀曾開示說::從久遠久遠以來,在無數次的輪迴中,眾生都曾經是我們的父母、親人。而「我」不存在和一切事物不存在的想法,是覺悟者在禪定中觀察到一切事物的真相而下的結論。所以這些想像,都是正確的想法,經常練習,對修行是有幫助的,不必擔心。

  「生氣」對個人、對社會有百害而無一利,如果人人都學會控制自己的怒氣,對個人、對社會「有百利而無一害」。


留言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貪、瞋、癡三毒是什麼意思?

心經中的「五蘊皆空」是什麼意思?

什麼是真如?為什麼要瞭解真如?

佛教的「三藏」(經、律、論)是什麼意思?

為什麼佛教說要去除「我執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