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為什麼佛教說要去除「我執」?

    佛陀曾經預言:末法時期,人心會變得越來越墮落,加上地球正處在「減劫」中,社會變得更加混亂,天災人禍不斷發生,駭人聽聞的社會事件層出不窮,人的道德觀越來越薄弱,為了搶奪自己的利益,衝突不停的產生。     想要減緩社會的混亂,必須探究問題的根本原因,並加以解決,否則花費大量的人力、金錢、物力,還是沒有效果。依佛法的觀點來看,一切問題的根源來自於「我執」──對自我的執著;因為「我執」,所以人們想要為自己貪求更多的利益、財富,於是當自己的利益被其他人威脅或拿走時,為了維護自我的利益,就會產生各式各樣的衝突。人們為了自己的享受,污染環境,破壞了地球生態的平衡,導致氣候異常。為了滿足自我的欲望,人們選擇放棄道德、不擇手段來獲得自己想要的事物。由此可知,「我執」就是這些問題的源頭。雖然為了自我的生存,人們累積財富,購買食物、房屋,也算是天性,但問題在於人們不知足:有了財富、食物、房屋後,人們還要求取更多的財富、更美味的食物、更華麗的房屋,於是因為這種自我的貪求,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。     「我執」所造成的問題,不僅僅是社會的問題,它同時也是每個人煩惱的來源。從古至今,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,都是為了這個「我」而忙碌,從「我」的生存(食物),到我的家庭、我的國家,每一件人們所做的事情,探討到最後,必定與「我」有關;而這些追求,在「我」死亡之後又能留下什麼?     從佛法觀點來說,被「我」所束縛,是一種痛苦;因為人們無法拋開對自我的執著,所以無法得到真正的自由。一般人幾乎無法想像「無我」到底是怎樣的境界,甚至有人會因此感到恐慌,的確,在佛教中能達到「無我」的人,和廣大眾生相比是少數,他們都算是「聖人」了。但是,身為凡夫的我們,又應該如何面對「我執」的困境呢?雖然一般人無法完全捨棄我執,但是減少我執也能使自己稍微遠離這種束縛一些;能遠離「我執」有多遠,我們就能遠離煩惱有多遠。     說完了這些道理,實際上我們該怎麼做呢?首先,我們要做到「少欲知足」──減少欲望、知道滿足,因為人們在擁有之後,總是還會想要更多,所以適時地減少過多的欲望,滿足於已經擁有的事物,這樣就能減少一部份的「我執」。其次,是改變「以自我為中心」的習慣,我們在生活中,總是習慣盤算我們所做的大小事,對自己有什麼好處,總是習慣以自己的觀點來看事情;我們可以試著減少「我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

佛教的「戒」是什麼意思?

    佛教徒必須遵守「戒律」,而不同身份的佛教徒,所守的戒律也有所不同。到底「戒」是什麼?我們現在就來探討一下。     在二千多年前,佛陀成道後開始講經說法、建立僧團,最初並沒有制定戒律;但是隨著僧團越來越大,佛弟子越來越多,為了規範佛弟子的行為,使佛法能較為穩定的延續,於是佛陀開始制定戒律。在現代的佛教中的「戒」,並不是一次就制定完成的,有一部分是在佛弟子中,有不適宜的行為發生後,佛陀才宣布往後不能做這樣的行為。這些就是佛教中「戒」的由來。由此可知,「戒」的功能是用來防止「不適宜的行為」產生,因為這些行為會妨礙佛弟子的修行,所以佛陀要求佛弟子不能有這些行為。     持戒不但可以防止錯誤的行為,還可以使我們的心清淨,心清淨了,就能產生「定力」,使修行者容易入禪定,然後再進一步得到「智慧」,所以佛法中有「戒、定、慧」的說法。在佛教的正法時期,甚至只要依著戒律修行,就能成就解脫,得到果位;因為那時人心淳厚,持戒能持的很徹底,由此也讓我們了解「戒」在佛法修行過程中的重要性。     漢傳佛教的「戒」大略分為:在家人的「五戒」、「八關齋戒」,出家沙彌、沙彌尼的「十戒」,比丘戒(二百五十條)、比丘尼戒(三百五十條),菩薩戒(十重四十輕)。戒律在經過二千多年的傳播和不同典籍的解釋、分類後,雖然基本上重要的戒沒有太多變化,但有很多戒律都已經產生分歧。記載戒律的經典有:四分律、大乘梵網經、菩薩地持經等。在今日的南傳佛教戒律則是遵循「巴利律藏」,藏傳佛教也有自己的律典,此外,修持密法的人則必須守「三昧耶戒」。     最基礎的「戒」是「五戒」,無論是在家、出家都必須持守;五戒就是:不殺生、不邪淫(不淫欲)、不偷盜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虛雲老和尚曾說:「如果能基本五戒持得清淨,其他枝末就易持了。」佛弟子在持戒之前,要先「受戒」,就是從已經受過戒的出家法師那裡,透過儀式,接受戒律,等於是宣告自己已經接受戒律,願意持守那些戒律,通過這樣的發心,能增強佛弟子持戒的決心,如果受戒的人違犯了戒,是會遭受果報的,而且比一般未受戒的人來的嚴重,尤其是明知故犯的人。     那麼,「犯戒」有沒有補救方法?有,如果是輕的罪,可以對一個出家法師表示懺悔,藉由向人說出自己的犯戒行為來懺悔,以求改過的機會;如果是重的罪,除了有可能被逐出僧團之外,也是要更為誠心的懺悔,並告訴自己以後不能

災難中的安心生活之道(新冠肺炎等疫情)

  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,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些天災和人禍,輕則造成人們流離失所,重則會有許多人死亡、受傷。從佛法的觀點來看,這些災難其實源自於人們所造的惡業,由於因果成熟了,所以人們會遭受災難所帶來的痛苦。廣泛的說,水災產生的原因是「貪婪」,人們過度開發地球,砍伐森林,破壞自然,造成氣候異常,這樣的共業,導致大量降雨、土石流、冰層融化等自然災害;而像是戰爭等人禍,則來自人們殺害動物、食用肉類;森林火災、酷熱則與人們所造「瞋怒」的業有關;甚至飢荒、瘟疫等等災難,其實都和人們所造的共業有關。     造了不好的業,有什麼補救的方法嗎?還是束手無策、任其發生?其實,觀察這些天災人禍所帶來的痛苦,最嚴重的就是死亡的威脅,如果在災難發生之後,能促成人們對「生死」這個議題的省思,也算是把不好的果報轉變成將來離苦得樂的機會。災難中,面對親人的死亡、大量人類的死亡或者面對自己死亡的恐懼,我們應當理解:生老病死是世間眾生不可避免的過程,想解決生老病死的宿命,就要親自去探求答案,不再逃避、忽略;不論是從宗教著手、從哲學著手或是從心靈、心理學等方面著手,只要堅持到底,總有一天能解決生死的問題,不再恐懼死亡和輪迴。     另一個值得思考的是「人世間的變化無常」;太平的日子不可能永遠存在,所有的快樂都會因為無常到來而消失,沒有一種永恆的境界能永遠不變,世間事物總是變幻不定,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掌握在手中的事物,會在下一秒就突然發生變化,我們的生命、情愛、思考、觀念,都是無常的。如果能用這個角度來看待災難,心應該會比較平靜。     其次,在災難發生過後,人們總是焦慮地收集所有相關的資訊,深怕自己漏掉什麼而受災;而另一些人,則是完全不理會所有的資訊,希望一切事情都好像沒有發生;面對這情形,佛法中有個方法叫做「中道」,就是在「追求太多資訊」和「完全不理會資訊」中找到一個平衡點,不過份的追求,也不完全不理會,這樣的方法有助於穩定我們的恐懼。     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,在同一場災難中,有人躲過一劫,有的人卻失去生命,為什麼?佛教認為這和一個人的福報有關,平常有做善事培養福報的人,即使遇到大災難,也比沒做的人有機會逃過一劫。要怎麼做才能培養福報呢?多布施、幫助別人、相信因果業報、勸人向善、說好話、念佛念經、不生氣、減少慾望,都能為自己培養福報。     在逐漸了解「災難是人們過去惡業的因果」之後,我

關於「優越感」的探討

    什麼是「優越感」?它發生在何處?優越感是一種「把自己和他人比較之後,認為自己比別人更高一級」的想法,類似的概念就是:驕傲、自大、傲慢等等。有的人認為自己能力比別人強、比別人聰明,由此產生了優越感,看不起一般人;有的人因為自己有錢,於是看不起窮人;發生在種族之間,則有的人認為自己的種族比較文明,於是歧視其他種族的人;有的修行的人,認為自己修行的境界高,於是看不起其他修行者。這些就是優越感,在佛法中稱為「慢」、「我慢」。為什麼會有優越感?其原因是對自我的過度珍愛,希望自己高人一等;和貪嗔癡一樣,都源自於對自我的執著。     俗語說:「驕兵必敗」,驕傲、自大、看不起敵人的士兵,一定會戰敗;同理,優越感太重的人,看不清自己的位置,所以經常不知輕重,做出與自己身份不合的行為。現在社會中,有許多政治人物或官員,因為常常高高在上,被下屬奉承久了,因而產生過多優越感,看不起一般百姓;而社會上也不乏把眾人分等級,自以為自己高級的人。然而,優越感容易使人看不清自己的缺點,沉醉在高人一等的感覺之中而不自知。在佛法修行中,優越感一一「我慢」則會障礙修行者修行,因為我慢是起源於「我執」的。     曾聽說過一句名言:「越飽滿的稻穗越低垂」,就是在說:越有能力的人越謙虛,因為他們看得清「自己還有不足的地方」;半瓶醋搖起來咕嚕作響,巴不得全世界都知道,但是有內容的人,就像裝滿醋的瓶子,搖起來一點聲音也沒有。     從佛法觀點來說,也許有些人比較聰明、比較富有、地位比較高……等等,但是那僅僅是他們的福報比較大,並不表示他們永遠能保持在「優越」的狀態,等他們的福氣被消耗完,通常會從雲端跌到谷底,再也無法「優越」了。     要如何避免產生過多優越感?消除對自我的過度珍愛,可以減少我們的驕傲自大;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,自我的存在只是一種幻相,在數百年後,又有什麼能證明自己的存在?其次,仔細想想,眾生是平等的;我們都得「吃喝拉撒」、都有「生老病死」,生存在輪迴之中,還是都有「煩惱」在困擾著我們,用這樣的想法經常提醒自己,就比較不會感到自己有什麼值得驕傲自大了。此外,佛教認為「人人皆可成佛」,成佛是人生的最高境界,每個人皆可成佛,都一樣優秀,這麼想,也就沒有什麼好自大的了。法華經中提到,有個「常不輕菩薩」,他的修行方法就是「不看輕任何人」,因為每一個人都會成佛,而他最後也成佛了。     優越
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煉

    身為芸芸眾生的一份子,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有煩惱,除了生活中大大小小瑣碎的煩惱之外 ,我們還要經歷「生老病死」等無法逃避的煩惱;由於它們會困擾我們、影響生活、帶來痛苦,而且經常纏著我們,無法立刻排除,所以稱為「煩惱」。佛教中認為:如果能從「所有」的煩惱中解脫,就可稱為聖人;也許我們無法在短時間解決「生老病死」等問題,但是假如能開始著手把生活中的煩惱問題逐一解除,也算是一種修煉吧!     現代生活忙碌、壓力大,人和人之間難免有衝突,人們變得急躁、沒有耐心,所以我們常會發脾氣,不能對別人發作時就會生悶氣。雖然沒有人喜歡發怒,但我們卻經常無法控制自己, 事後也無可奈何,周而復始,不斷循環。要怎樣減少「生氣」這種煩惱?忙碌、沒有時間的人,要如何在生活中修煉?首先要保持「心的穩定」:每當我們遇到無法解決的任務、討厭的人事物或各式各樣的壓力時,往往「心」會變得混亂,而導致自己很容易為小事產生怒氣,而隨時保持心的穩定狀態,可以緩解「生氣」這種煩惱。每天早上或者每次要開始忙碌之前,利用禪修的方法,把自己的心靜下來,觀察自己的呼吸,把自己的混亂思緒緒清一清,然後再開始一天的忙碌,這樣可以增加我們一天工作的抗壓性和耐心;另外,平常在怒氣剛剛開始浮現時,也要警醒的發現,然後立刻找時間,用禪修的方法加以對治,等怒氣消失後,再繼續手邊的事情。其次,我們可以在空閒的時間,開始培養自己的慈悲心,由於「慈悲心」是「嗔怒心」的對手,如果能心懷慈悲,就比較不會發脾氣。     生活中還有一種常有的煩惱,就是「欲望」,相信我們都有過「很想要某些東西,但又得不到、無法滿足」的經驗,例如:很想吃某種食物或對性的渴求,當欲望無法馬上達成時,我們的心是處於一種煩惱狀態的。而且很多錯誤的行為,都是起源於我們的欲望;想要而得不到, 所以用偷的、用搶的、用錯誤的手段去解決,衍生出更多的痛苦煩惱。要如何減少欲望帶來的煩惱?在日常生活中,該如何修煉?只是不斷地努力達成自己的欲望,並不是一種最理想的方法,因為不是所有的欲望,都能在一定的時間內達成的,而且「欲望」會不斷的在其他時候再度升起,所以想要對治欲望,應該在平常就培養一種「少欲知足」的習慣,不要把自己的欲望越養越大,要克制、減少過多的欲望,而且適時的提醒自己「應該要滿足了」。當欲望被減少,而變得可以克制之後,我們的煩惱就能減輕、減少。其次,在空閒時,我們可以思考

太過執著會變成一種痛苦

    人生存在世界上,或多或少都有自己執著的東西;求學時期,有些人特別執著在課業成績上,常為了考試分數,跟閱卷老師斤斤計較;年輕的時候,有些人對愛情很執著,或者有些人選擇伴侶,則是執著在對方一定要有某些條件,才願意結婚;開始工作以後,就變成執著在薪水、社會地位、房子、車子等事物,為了達到自己的標準,拼了命工作賺錢,即使很累、很辛苦,為了自己所執著的東西,也只好忍耐;另外有些人,執著在自己的名聲,即使帶著面具生活,也要塑造自己外在的形象。     「執著」這件事,有太多種面貌,狡猾地隱藏在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,我們甚至會誤認為某些執著是理所當然的,有時猛回頭一看,才發現自己太過在乎某些事物的得與失,發現自己看不開、放不下的東西,其實是那麼地微不足道。而執著的原因是什麼?使我們能「心甘情願」地忍受痛苦,只為了達到這些目標?依據佛法的觀點,「執著」是一種對自我的貪愛;試著仔細想想,我們執著的事物,大部分都是起源於「我」──「我」的成績、「我」的伴侶、「我」的財富、「我」的名聲……甚至還會延伸到其他與自己有關的人──「我」孩子的成績、「我」孩子的婚姻、「我」公司的營業額、「我」國家的名聲……等等;因為與「我」有關,所以我們千方百計地想讓這些事物,照著自己的計畫、想法進行,於是,「執著」使得人們開始想要控制、佔有身邊的這些事物。     其實,太過執著會為我們帶來痛苦,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執著的事物,無法永遠以我們想要的方式被我們控制;而且,在我們擁有這些名聲、財富、愛情等事物之後,我們會開始害怕失去它們,於是,如何維持這些事物,就會形成一種生活的壓力,雖然我們並不喜歡壓力,但卻又放不下對這些事物的執著,所以日復一日,我們被自己壓得喘不過氣,卻又無可奈何。     然而,說了那麼多「執著」的壞處,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「不執著」卻也代表著一種消極的態度,它意味著對一切事情不在乎、漫不經心,無法堅持去做好一件事;況且,要一個人對所有的事情都完全不執著,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因此,佛法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法:就是「中道」──取「太過執著」和「不執著」的中間是一個辦法,也就是說,我們可以「執著」於某些事物,但是又不要「太過執著」,或者說,我們可以「不在乎」某些事情但又「不要完全不在乎」,這就是「中道」的概念;至於,要將這個「中道」做到怎樣的程度,是需要用心去拿捏的。     要實際運用「中道」(

遠離痛苦、得到快樂的基礎

     雖然說佛法能幫助人們遠離痛苦、得到快樂,但對於較少接觸佛法的人來說,要使用佛法,有時會太過深奧,讓人力不從心。其實,還是有一些方法,能幫助佛法初學者,暫時離苦得樂。只要打好基礎,往後想更深入佛法時,就容易得多。    1.以正當方式賺錢      現代社會崇尚功利主義,人們的價值觀扭曲得很嚴重,好像只要有錢,就會得到快樂。有些人看到有錢人炫富,心中總是會產生羨慕的心情,希望自己也能夠像他們一樣;於是社會風氣逐漸傾向於崇拜金錢,只要有錢賺,要我做什麼事都可以,即使違反道德、法律也沒關係。 其實,盲目追逐金錢,帶來的並不是快樂,而是痛苦;違反了道德、法律去賺錢,良心會感到不安,有時還要承受萬一東窗事發,得接受法律制裁的壓力。有的人把所有時間用在賺錢,等到這一生就要過了,才發現這一生的忙碌沒有意義。有的人看到別人用不正當的方法賺錢,能得到大量財富,就想用同樣的方法,讓自己也發大財,認為自己所做的事,不會那麼倒楣被抓到,或者認為做這些事的人很多,所以自己也可以跟著做;這麼想的人忽略了「因果報應」,「個人造業個人擔」,也許用不正當的手段賺錢,在短時間內能快速致富,但長遠來說,不但損害自己的福報,也會遭受惡業的報應。   如果我們能用正當的方式賺錢,就不必承受被良心譴責的掙扎,雖然生活苦了一點,但至少心安理得,不用天天提心吊膽,害怕被法律制裁或被別人發現。那麼,什麼是正當的方法呢?應該以「不造惡業」為準則來選擇賺錢的方法,如果賺錢的方法必須觸犯:殺生、說謊、 傷害別人或使別人痛苦的行為,無論程度輕或重,無論是不是上面有主管要求,都是不適宜的,應該要快點停止,別拿自己的因緣果報做賭注,否則,當惡報降臨,就後悔不及了。    2.遠離錯誤的言行      現代網路業發達,人與人相處,不只是在現實世界。在虛擬的網路世界,因為可以隱藏自己的身份,所以很容易做出錯誤的言行,有些人在網路上,因為匿名的關係,就毫無忌憚的挑撥是非,或使用髒話罵人、或用負面的言語攻擊別人。這些行為,就像在現實世界中一樣,也是會有報應的;輕的話可能使自己的心無法安定,重的話來生是會下「拔舌地獄」的。佛法認為:兩舌(挑撥離間)、惡口(罵人)都是造口業的行為;而最重的業是「鬥亂僧眾」(挑撥出家人,讓他們互相爭吵),這是要下最痛苦的「無間地獄」的,因為這個行為,等於是間接地在破壞佛法。    3.培養同理心

如何改善生命品質?

     人生在世,只有短短數十年,怎麼樣的一生,才算沒有白白來這世上走一遭?這是個我們應該嚴肅面對的問題。也許我們這一生不會有什麼大成就,但是要如何改善我們生命的品質,我們還是應該要來探討一下。      身為一個人類,我們首先要做的事就是「填飽自己的肚子」,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,如果基本生存都無法達成,那其他的事就沒有意義了。現代人生存的方式,就是「賺錢」,然後用錢去購買生活所需,就能生存了。但是,有時候在忙碌之餘,我們會感到空虛,生命沒有依靠,卻又無可奈何,只好讓自己更加忙碌,來忘記這些感受。其實,生命的品質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,也包括了精神上的追求,當我們越了解生命的本質是什麼,我們就越能生活得有意義,不會在忽然空閒的時候,不知道如何過日子。      對於精神上的追求,筆者在此提供幾種建議,作為我們精神修行上的參考,也許能幫助大家,在面臨未來生活和生命的選擇時,有所依據。    1.檢視自己的生命      有時候上了一天班,下班很累,只想好好休息,第二天一起床,又要趕著上班了,沒有空閒時間,對自己的生命做一個全盤的思考。也許可以在休假日時,把其他瑣事都安排好,或暫時停一下,給自己一些獨處的時間,回顧自己的生命的過程,思考「怎麼樣的生命是有意義的」,想清楚之後,回到生活中,把這些思考變成動力,改變自己以前不足的地方。    2.勿太在意成功與否      現代社會中,普遍大家所認為的成功,都是成為富豪、成為名人或擁有權力……等等,但往往這些成功,並無法改善我們生命的品質。可能有一天,我們真的像這樣成功了,才會發現那不是我們想要的,所以,追逐現今社會上的成功,往往也會帶來其它的某些痛苦。思考一下,成功人士表面上看來光彩,其實也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;因此,對於成功與否,最好以平常心對待,不用太過在意。    3.為死亡做準備      如果一個人經常想起「自己也有死去的一天」,那麼他應該會比較珍惜自己的時間和生活,不會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玩樂中,也比較不會在迷失在名利的追逐之中。    4.適度關心自己的健康      許多慢性病,都和自己每天吃的東西有關,適度的克制自己的食慾,不要吃太多;喜歡的食物,如:甜食、零食、冷飲等,也要適可而止;適度的運動,也對健康有幫助。要注意自己的健康,因為身體健康,生活才有品質可言。    5.不要把自我看得太重      時時刻

現代佛教有那麼多種,要如何選擇?

    在現代,世界上的佛教分為三大類,雖然都稱為佛教,理論和修行方法卻差別很大。會造成這種情況是因為:佛陀在世時,會根據聽聞佛法的人的根器,解說不同的教導,經過二千多年的流傳和演變,就逐漸形成了各種派別。其實,佛法修行到最後,都是同一個境界──就是成佛;也許不同派別的理論和修行方法不相同,但是條條大路通羅馬,只要是佛法,不論修習哪一種,最後都能成佛。     現代佛教可以粗略分為:南傳佛教、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三種。佛教初學者在接觸佛法一段時間之後,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,或選擇與自己相應的派別,繼續深入學習。當然,並非選擇之後就不能改變修習的派別,這些派別的內容也不是完全不同,還是有共通的地方;但是,如果能正確地找到適合自己的佛教派別,就可以減少浪費精力和時間。     首先,介紹南傳佛教:它盛行於斯里蘭卡、緬甸、泰國、越南等地,其修行的方法偏重在個人的修行的解脫,較少提到度化眾生的觀念。與其他宗派比較起來,南傳佛教更重視禪修和持戒。其修行理論有:四聖諦(苦集滅道)和四念處等,其目標在斷除所有煩惱,從生死輪迴中解脫(涅槃),達到阿羅漢的無我境界。如果有人聽聞到「輪迴是苦、解脫生死、觀身不淨、無常」等佛法後,覺得與自己很相應,或是有的人喜愛修習四禪八定、空、無我等方法,那麼他很可能適合修習南傳佛教。     其次,介紹漢傳佛教:它盛行於中國、韓國、日本、馬來西亞、台灣等地,其修行方法偏重在自利利他的菩薩道,熱衷於自度度人,認為「發願廣度眾生」是成佛之道的一部分,重視佛法理論、見解的種種境界,稱之為「悟」。相對的,在持戒和禪修的修習,與南傳佛教相比,就不會那麼的重視。其修行理論有:空性思想、中道思想(緣起性空)、法無我、一切唯心、一切法虛妄、如來藏思想等,其目標在「為將來成佛作準備」。所謂的明心見性、無生法忍、菩薩十地等,都是漢傳佛教的階段性境界。如果有人聽聞「一切法自性空、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、一切唯心造」等佛法,能覺得與自己相應或很快能信受,那麼他很可能適合修習漢傳佛教。     最後,介紹藏傳佛教:它盛行於西藏、蒙古、尼泊爾、不丹等地,其修行方法屬於密法,以秘密傳授密宗的教法為主要特色,其最高修行方法「無上瑜伽部」有所謂「男女雙修」的方法,但只能透過傳承,傳授給適合修習的人,為藏傳佛教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。藏傳佛教在修習初期與漢傳佛教有大量共通之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