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修行的不同境界

 
  佛陀教導世人成佛之道;在成佛之前,因為修習的方法不同,就會產生不同的境界。以下是幾種粗略的分類:
 
1.人天
 
  我們這一生就已經是人類了,但是下輩子想要再次投生為人,或者更進一步成為天,就必須修五戒十善。五戒就是:不殺生(不殺害生命)、不偷盜(沒有經過同意,別人的東西不拿)、不邪淫(不和自己伴侶以外的人發生性關係)、不妄語(不說謊話)、不喝酒。十善就是五戒中的前四項,加上:不兩舌(不挑撥是非)、不惡口(不說罵人的話)、不綺語(不說裝飾華麗的話)、不貪(不貪心)、不瞋(不生氣)、不癡(不愚癡)。
 
  佛陀曾說,在我們所生存的六道輪迴中,這輩子成為「人」,下輩子想要再次投生為人,是很困難的,若要投生為「天」,就更難了。但是,只要我們修五戒十善,就能投生在人天,因為修五戒十善所造的都是善業,自然就不會再造惡業,還能增加自己的福德,只要確實地做到五戒十善,來生就可以保有人身,甚至成為更殊勝的「天」。
 
2.聲聞
 
  所謂「聲聞」就是指:聽到佛所說的「四聖諦」佛法,聞佛音聲而修行悟道的人。什麼是「四聖諦」?四聖諦就是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(苦:明白什麼是苦,集: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無常,所以一切皆是苦,滅:知道涅槃是消滅苦的最高境界,道:以佛法消滅一切的苦,而出離生死輪迴)。
 
  「聲聞」的修行方法屬於小乘,修習成就之後,能達到「無我」的境界,斷開生死輪迴,在結束此生之後,就進入涅槃,脫離了所有的煩惱、痛苦,而且不會再次投生了。
 
3..緣覺
 
  「緣覺」意思是「覺悟了因緣」,說明白一點,就是「已經覺悟了十二因緣法的修行者」,緣覺和聲聞一樣,也是屬於小乘。因為覺悟了世間「十二因緣法」的真相,所以也能斷煩惱、離生死、入涅槃。那麼,什麼是「十二因緣法」?十二因緣法就是「生死的原因」──因為有「無明」所以有「行」,因為有「行」所以有「識」,因為有「識」所以有「名色」,因為有「名色」所以有「六入」,因為有「六入」所以有「觸」,因為有「觸」所以有「受」,因為有「受」所以有「愛」,因為有「愛」所以有「取」,因為有「取」所以有「有」,因為有「有」所以有「生」,因為有「生」所以有「老、死、憂悲、苦惱」,一共有十二個因緣關係,所以叫做十二因緣法。簡單來說,會有生死輪迴和煩惱,就是根源於「無明」,「無明」就是「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」,因為不明白真相,所以不斷地在六道中輪迴生死而受苦,只要弄清楚「宇宙人生的真相」,就能把生死的根源「無明」去除,就不會再輪迴生死而受苦了,這個境界就是「涅槃」。根據佛陀所說,涅槃的境界是沒有痛苦、沒有煩惱、享受寂滅之樂的境界。
 
4.菩薩
 
  「菩薩」是成佛前的必經之路,所有的佛都是從「菩薩」而變成佛的。菩薩發願自己要成佛,並且度一切眾生也成佛;所以菩薩不僅自己修行,也幫助眾生修行,即是所謂自利又利他。菩薩的修行內容是「六度萬行」──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;菩薩完成了六度萬行之後,就能得到真正的智慧。菩薩修行的目標是證悟「法無我」,什麼是「法無我」?就是明白「一切的方法都沒有主宰性」或者說「一切的事物都沒有真實的存在」,在明白「法無我」之後,就可以擺脫「法」對我們的束縛,得到大自在。
 
 
  學佛的最終目的是成佛,也許根據不同的根性,修行方法和次序有所不同,但是目標都一樣是成佛,所以我們不應該排斥與自己不同的修行方法;我們修行到最後,還是要同時圓滿大乘、小乘和金剛乘,才能達到最高的覺悟而成佛。
 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貪、瞋、癡三毒是什麼意思?

心經中的「五蘊皆空」是什麼意思?

什麼是真如?為什麼要瞭解真如?

佛教的「三藏」(經、律、論)是什麼意思?

為什麼佛教說要去除「我執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