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的「戒」是什麼意思?

 
  佛教徒必須遵守「戒律」,而不同身份的佛教徒,所守的戒律也有所不同。到底「戒」是什麼?我們現在就來探討一下。
 
  在二千多年前,佛陀成道後開始講經說法、建立僧團,最初並沒有制定戒律;但是隨著僧團越來越大,佛弟子越來越多,為了規範佛弟子的行為,使佛法能較為穩定的延續,於是佛陀開始制定戒律。在現代的佛教中的「戒」,並不是一次就制定完成的,有一部分是在佛弟子中,有不適宜的行為發生後,佛陀才宣布往後不能做這樣的行為。這些就是佛教中「戒」的由來。由此可知,「戒」的功能是用來防止「不適宜的行為」產生,因為這些行為會妨礙佛弟子的修行,所以佛陀要求佛弟子不能有這些行為。
 
  持戒不但可以防止錯誤的行為,還可以使我們的心清淨,心清淨了,就能產生「定力」,使修行者容易入禪定,然後再進一步得到「智慧」,所以佛法中有「戒、定、慧」的說法。在佛教的正法時期,甚至只要依著戒律修行,就能成就解脫,得到果位;因為那時人心淳厚,持戒能持的很徹底,由此也讓我們了解「戒」在佛法修行過程中的重要性。
 
  漢傳佛教的「戒」大略分為:在家人的「五戒」、「八關齋戒」,出家沙彌、沙彌尼的「十戒」,比丘戒(二百五十條)、比丘尼戒(三百五十條),菩薩戒(十重四十輕)。戒律在經過二千多年的傳播和不同典籍的解釋、分類後,雖然基本上重要的戒沒有太多變化,但有很多戒律都已經產生分歧。記載戒律的經典有:四分律、大乘梵網經、菩薩地持經等。在今日的南傳佛教戒律則是遵循「巴利律藏」,藏傳佛教也有自己的律典,此外,修持密法的人則必須守「三昧耶戒」。
 
  最基礎的「戒」是「五戒」,無論是在家、出家都必須持守;五戒就是:不殺生、不邪淫(不淫欲)、不偷盜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虛雲老和尚曾說:「如果能基本五戒持得清淨,其他枝末就易持了。」佛弟子在持戒之前,要先「受戒」,就是從已經受過戒的出家法師那裡,透過儀式,接受戒律,等於是宣告自己已經接受戒律,願意持守那些戒律,通過這樣的發心,能增強佛弟子持戒的決心,如果受戒的人違犯了戒,是會遭受果報的,而且比一般未受戒的人來的嚴重,尤其是明知故犯的人。
 
  那麼,「犯戒」有沒有補救方法?有,如果是輕的罪,可以對一個出家法師表示懺悔,藉由向人說出自己的犯戒行為來懺悔,以求改過的機會;如果是重的罪,除了有可能被逐出僧團之外,也是要更為誠心的懺悔,並告訴自己以後不能再犯,這樣也許有機會免除罪報。
 
  對於重要的佛教戒律,基本上各個宗派都有共識,但有一些不合時宜的戒,卻經常引發爭論;有些人認為「戒」不能更改、放棄,要依照佛陀所制來遵守,有些人則認為:應該淘汰與時代不合的小戒律。這樣的爭論沒有正確的答案,但是更加重要的是:基本的戒應該是必須持守的,佛陀在將入涅槃之前,曾叮囑大眾,要「以戒為師」,可見戒律在佛法中的重要性,其目的在提醒自己,對「錯誤的行為和意念」,要保持警醒,才能保持心的清淨,好好地修行,讓自己得到真正的解脫。
 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貪、瞋、癡三毒是什麼意思?

心經中的「五蘊皆空」是什麼意思?

什麼是真如?為什麼要瞭解真如?

佛教的「三藏」(經、律、論)是什麼意思?

為什麼佛教說要去除「我執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