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佛教說要去除「我執」?

 
  佛陀曾經預言:末法時期,人心會變得越來越墮落,加上地球正處在「減劫」中,社會變得更加混亂,天災人禍不斷發生,駭人聽聞的社會事件層出不窮,人的道德觀越來越薄弱,為了搶奪自己的利益,衝突不停的產生。
 
  想要減緩社會的混亂,必須探究問題的根本原因,並加以解決,否則花費大量的人力、金錢、物力,還是沒有效果。依佛法的觀點來看,一切問題的根源來自於「我執」──對自我的執著;因為「我執」,所以人們想要為自己貪求更多的利益、財富,於是當自己的利益被其他人威脅或拿走時,為了維護自我的利益,就會產生各式各樣的衝突。人們為了自己的享受,污染環境,破壞了地球生態的平衡,導致氣候異常。為了滿足自我的欲望,人們選擇放棄道德、不擇手段來獲得自己想要的事物。由此可知,「我執」就是這些問題的源頭。雖然為了自我的生存,人們累積財富,購買食物、房屋,也算是天性,但問題在於人們不知足:有了財富、食物、房屋後,人們還要求取更多的財富、更美味的食物、更華麗的房屋,於是因為這種自我的貪求,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。
 
  「我執」所造成的問題,不僅僅是社會的問題,它同時也是每個人煩惱的來源。從古至今,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,都是為了這個「我」而忙碌,從「我」的生存(食物),到我的家庭、我的國家,每一件人們所做的事情,探討到最後,必定與「我」有關;而這些追求,在「我」死亡之後又能留下什麼?
 
  從佛法觀點來說,被「我」所束縛,是一種痛苦;因為人們無法拋開對自我的執著,所以無法得到真正的自由。一般人幾乎無法想像「無我」到底是怎樣的境界,甚至有人會因此感到恐慌,的確,在佛教中能達到「無我」的人,和廣大眾生相比是少數,他們都算是「聖人」了。但是,身為凡夫的我們,又應該如何面對「我執」的困境呢?雖然一般人無法完全捨棄我執,但是減少我執也能使自己稍微遠離這種束縛一些;能遠離「我執」有多遠,我們就能遠離煩惱有多遠。
 
  說完了這些道理,實際上我們該怎麼做呢?首先,我們要做到「少欲知足」──減少欲望、知道滿足,因為人們在擁有之後,總是還會想要更多,所以適時地減少過多的欲望,滿足於已經擁有的事物,這樣就能減少一部份的「我執」。其次,是改變「以自我為中心」的習慣,我們在生活中,總是習慣盤算我們所做的大小事,對自己有什麼好處,總是習慣以自己的觀點來看事情;我們可以試著減少「我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,來逐漸降低對自我的執著。最後,是去探求「無我」的真相,「我」到底存不存在,這個問題,在人世間一直是個難解的謎題,如果這個迷惑,在心中已經強烈到想一探究竟,那我們就能著手開始尋找解答、看清真相;在看清楚真相之後,我們也將獲得真正的自由和解脫。
 
  「我執」對自己、對社會都沒有益處,唯有「無我」才能找到生命真正的歸宿;在踏上這條道路前,降低對自我的執著,就能減少我們生活和社會的種種負面現象。
 
 

留言

  1. 不斷的從事義工,去利益與自己無血緣,無利害關係者,或是學習菩薩,視一切眾生是過去的父母,現在的菩薩,未來諸佛,經長時間的身體力行實踐,自證利人即利己,體悟自他不二時,即無我。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貪、瞋、癡三毒是什麼意思?

心經中的「五蘊皆空」是什麼意思?

什麼是真如?為什麼要瞭解真如?

佛教的「三藏」(經、律、論)是什麼意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