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過執著會變成一種痛苦

 

  人生存在世界上,或多或少都有自己執著的東西;求學時期,有些人特別執著在課業成績上,常為了考試分數,跟閱卷老師斤斤計較;年輕的時候,有些人對愛情很執著,或者有些人選擇伴侶,則是執著在對方一定要有某些條件,才願意結婚;開始工作以後,就變成執著在薪水、社會地位、房子、車子等事物,為了達到自己的標準,拼了命工作賺錢,即使很累、很辛苦,為了自己所執著的東西,也只好忍耐;另外有些人,執著在自己的名聲,即使帶著面具生活,也要塑造自己外在的形象。

 

  「執著」這件事,有太多種面貌,狡猾地隱藏在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,我們甚至會誤認為某些執著是理所當然的,有時猛回頭一看,才發現自己太過在乎某些事物的得與失,發現自己看不開、放不下的東西,其實是那麼地微不足道。而執著的原因是什麼?使我們能「心甘情願」地忍受痛苦,只為了達到這些目標?依據佛法的觀點,「執著」是一種對自我的貪愛;試著仔細想想,我們執著的事物,大部分都是起源於「我」──「我」的成績、「我」的伴侶、「我」的財富、「我」的名聲……甚至還會延伸到其他與自己有關的人──「我」孩子的成績、「我」孩子的婚姻、「我」公司的營業額、「我」國家的名聲……等等;因為與「我」有關,所以我們千方百計地想讓這些事物,照著自己的計畫、想法進行,於是,「執著」使得人們開始想要控制、佔有身邊的這些事物。

 

  其實,太過執著會為我們帶來痛苦,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執著的事物,無法永遠以我們想要的方式被我們控制;而且,在我們擁有這些名聲、財富、愛情等事物之後,我們會開始害怕失去它們,於是,如何維持這些事物,就會形成一種生活的壓力,雖然我們並不喜歡壓力,但卻又放不下對這些事物的執著,所以日復一日,我們被自己壓得喘不過氣,卻又無可奈何。

 

  然而,說了那麼多「執著」的壞處,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「不執著」卻也代表著一種消極的態度,它意味著對一切事情不在乎、漫不經心,無法堅持去做好一件事;況且,要一個人對所有的事情都完全不執著,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因此,佛法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法:就是「中道」──取「太過執著」和「不執著」的中間是一個辦法,也就是說,我們可以「執著」於某些事物,但是又不要「太過執著」,或者說,我們可以「不在乎」某些事情但又「不要完全不在乎」,這就是「中道」的概念;至於,要將這個「中道」做到怎樣的程度,是需要用心去拿捏的。

 

  要實際運用「中道」(雖然執著卻不太過執著),在「執著」這一邊是一般人都習慣使用的,但是要使用另一邊「不執著」時,就必須有一些技巧了;如何才能使我們「不太過執著」?我們可以試著用「一生的角度」來看待事情,當一個人年歲漸長,回頭看自己年輕時的執著,也許就覺得雲淡風輕了;財富、愛情、名聲等事物,從生命的角度來看,在我們死了以後,沒有人帶得走,這樣想就會覺得沒什麼好計較的了。其次是我們要看清楚「執著會帶來痛苦」這件事,當我們拼命地想要得到自己執著的東西,卻又得不到時,那種過程的確是種煎熬;等得到了之後,卻又害怕失去,也是另一種煩惱。所以廣義來說,「執著」是痛苦的。最後,也是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去了解「一切事物都是虛幻的」,古人曾說:「人生如夢」,我們的一生就像一場夢境,夢裡雖然一切好像是真實的,夢醒之後,卻什麼也沒有,詳細的論點在佛法中有深刻的解釋,如果有人能徹底明白這個觀點,執著和不執著就不會再繼續困擾著他了。

 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貪、瞋、癡三毒是什麼意思?

心經中的「五蘊皆空」是什麼意思?

什麼是真如?為什麼要瞭解真如?

佛教的「三藏」(經、律、論)是什麼意思?

為什麼佛教說要去除「我執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