災難中的安心生活之道(新冠肺炎等疫情)


  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,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些天災和人禍,輕則造成人們流離失所,重則會有許多人死亡、受傷。從佛法的觀點來看,這些災難其實源自於人們所造的惡業,由於因果成熟了,所以人們會遭受災難所帶來的痛苦。廣泛的說,水災產生的原因是「貪婪」,人們過度開發地球,砍伐森林,破壞自然,造成氣候異常,這樣的共業,導致大量降雨、土石流、冰層融化等自然災害;而像是戰爭等人禍,則來自人們殺害動物、食用肉類;森林火災、酷熱則與人們所造「瞋怒」的業有關;甚至飢荒、瘟疫等等災難,其實都和人們所造的共業有關。
 
  造了不好的業,有什麼補救的方法嗎?還是束手無策、任其發生?其實,觀察這些天災人禍所帶來的痛苦,最嚴重的就是死亡的威脅,如果在災難發生之後,能促成人們對「生死」這個議題的省思,也算是把不好的果報轉變成將來離苦得樂的機會。災難中,面對親人的死亡、大量人類的死亡或者面對自己死亡的恐懼,我們應當理解:生老病死是世間眾生不可避免的過程,想解決生老病死的宿命,就要親自去探求答案,不再逃避、忽略;不論是從宗教著手、從哲學著手或是從心靈、心理學等方面著手,只要堅持到底,總有一天能解決生死的問題,不再恐懼死亡和輪迴。
 
  另一個值得思考的是「人世間的變化無常」;太平的日子不可能永遠存在,所有的快樂都會因為無常到來而消失,沒有一種永恆的境界能永遠不變,世間事物總是變幻不定,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掌握在手中的事物,會在下一秒就突然發生變化,我們的生命、情愛、思考、觀念,都是無常的。如果能用這個角度來看待災難,心應該會比較平靜。
 
  其次,在災難發生過後,人們總是焦慮地收集所有相關的資訊,深怕自己漏掉什麼而受災;而另一些人,則是完全不理會所有的資訊,希望一切事情都好像沒有發生;面對這情形,佛法中有個方法叫做「中道」,就是在「追求太多資訊」和「完全不理會資訊」中找到一個平衡點,不過份的追求,也不完全不理會,這樣的方法有助於穩定我們的恐懼。
 
  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,在同一場災難中,有人躲過一劫,有的人卻失去生命,為什麼?佛教認為這和一個人的福報有關,平常有做善事培養福報的人,即使遇到大災難,也比沒做的人有機會逃過一劫。要怎麼做才能培養福報呢?多布施、幫助別人、相信因果業報、勸人向善、說好話、念佛念經、不生氣、減少慾望,都能為自己培養福報。
 
  在逐漸了解「災難是人們過去惡業的因果」之後,我們要誠心的懺悔,後悔過去不明白因果業報的道理而造了惡業,所以現在有痛苦煩惱來逼迫,下定決心不再犯同樣的錯。懺悔的人越多,災難就越能減輕。此外,我們還應該明白「人類的脆弱和渺小」,用更加謙卑的態度來生活,對天地、大自然懷有一種敬畏之心,人的力量和大自然、宇宙相比,渺小的多、脆弱的多了。
 
  若是在生活中,產生焦慮、不安、憤怒、沮喪等情緒很難以排除時,可以試試禪修的方法,藉由將我們的心專注在鼻孔下方氣息的出入,逐漸將心靜下來,此時焦慮、不安、憤怒、沮喪等情緒,會由於心靜而離開。「禪修」或者說是「冥想」的方法很多人在教,想學的人最好能找純信奉佛教的老師學,比較不會產生偏差。禪修技巧需要時常練習,純熟的技巧能幫助我們在最需要靜心的時刻,快速達到目標。
 
  另一個減少痛苦煩惱的方法,就是「無我」。佛教認為:一切痛苦煩惱來自於對「自我」的執著,也就是執著於「自我的存在」;而由於「有」我的存在,所以「有」痛苦煩惱的存在,如果「沒有」我的存在,也就「沒有」痛苦煩惱的存在。值得注意的是:「無我」或「我不存在」並不代表死亡;佛教認為:死亡之後,仍會有一個「我」,延續到下一段生命的出生,所以死亡並非就是「無我」,於是我們想要消滅的痛苦和煩惱就會因為這個「我」的延續而無法停止。「無我」是真正的「我不存在」的境界,雖然這樣的境界一般人無法達到,但在我們練習達到的過程中,我們仍然可以逐漸消除一部分的痛苦和煩惱。所以使用一種「無我」的心態面對災難,也能消除部分痛苦煩惱;「無我」的境界越深,痛苦煩惱就會越少。
 
  若有人沒有時間禪修,對「無我」的意義也無法理解,那麼還有一些其他方法,可以幫助我們在災難中安頓好自己的心,念佛就是其中一個方法,念佛不僅僅是請求佛來幫助我們,當我們把心完全專注在佛的名號上時,我們就能夠把焦慮、不安、憤怒、沮喪等情緒排除,這也是禪修的另一種實現。若有人覺得念佛枯燥無味,那也可以抄經,同樣的,把自己的心完全投入在經的文字和筆劃之中,情緒就會安定下來。如果有人坐不住,那可以嘗試拜佛,道理是相同的。
 
  在災難過後,或許有人會想:如何才能阻止相似的災難再度發生?佛教的答案是:減少欲望,例如:推行素食,不貪圖口腹之欲;力行環保,不破壞地球的生態,都是減少慾望的方式之一。如果每一個人都能減少欲望,不貪心、不瞋怒,地球就一定能向的風調雨順的大同境界進步。
 

留言

  1. 釋迦摩尼佛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成佛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所以,聖嚴師父曾教示弟子く只有眾生辜負三寶,未有三寶辜負眾生>。
    只有常懷慚愧懺悔心,常提起正念,日日心懷慚愧感恩心,發願行三好,才不辜負三寶恩。父母恩。師長恩。眾生恩與國土恩。

    回覆刪除
  3. 是。希望大家都入蓮花故鄉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貪、瞋、癡三毒是什麼意思?

心經中的「五蘊皆空」是什麼意思?

什麼是真如?為什麼要瞭解真如?

佛教的「三藏」(經、律、論)是什麼意思?

為什麼佛教說要去除「我執」?